《黄帝内经》中的饮食文化
发布时间:2022/4/19 14:20:15 浏览数:368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医学理论著作,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涉及饮食的理论阐述不下40余篇。从这些篇章中可以看出古代饮食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透视中医学和饮食文化之间渊源流长、紧密相关的联系。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饮食,透露出这个国家或民族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心态,后者又包括为什么要吃及怎样去吃的两种饮食理念。《黄帝内经》科学地论述了这方面的内容。

  1.膳食结构  《黄帝内经》提出了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的配膳原则,即《素问·脏气法时论》所提倡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个配膳原则,要求人们选择食物要分清主次,同时品种要多样化,要杂食。各种谷物是人们的主食,瓜、蔬、果、菜、肉类则是人们的副食。这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体、以动物性食物为辅助的膳食结构,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中华民族祖先制定的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饮食结构,不仅丰富了中医学内容,也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宝库,这是世界上最先提出的最完善的饮食结构。


  2.饮食心态  吃什么,如何吃,是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变化发展的,是属于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黄帝内经》对此问题也有较为详尽的说明。


  《黄帝内经》很重视“吃”,把饮食因素列为中医病因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医学息息相关的反映。《黄帝内经》在把“吃”视为人体的生理需要的同时,还非常注重“病从口入”的饮食卫生观和饮食要温饱适中的原则。《素问·痹论》提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告诫人们饮食要有节制,不要暴饮暴食。这对于中国饮食文化“饮德食和”气氛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


  3.饮食方式  《黄帝内经》还非常注意食物寒热温凉属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阐述了饮食寒热对人体脏腑、气血的影响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本论》中说:“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灵枢·师说》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告诫人们饮食要温凉适中,不要过寒过热。


  《黄帝内经》还提倡清淡饮食和饮食有节,不赞成多食肥美甘甜厚腻的食物,  这反衬出《黄帝内经》饮食文化观的先知科学性。古人关于饮食结构与疾病关系的预见,无疑是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在饮食文化领域的展现。


  4.饮食“性味”  《黄帝内经》很重视食物“性味”的理念,用性味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疗疾的目的。这也是饮食文化和中医学渊源同流,博大精深的体现。


  “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在追求美味的饮食生活中,中华民族经过反复验证,逐渐地认识和掌握了食物的性味和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并将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别归属于五行(木、火、土、金、水)。依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变化规律,调整人们日常食物的性味口感,增加食欲;在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中利用食物或药物性味的偏胜,纠正或调和人体各部分不协调的状态。《黄帝内经》阐明食与味、药与味和药食性味之间的关系,并用以指导医疗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美味寓于食物之中。古人已认识到饮食是味的载体,进食各种不同的食物,实际上就是尝食各种不同味道的过程。饮食进入体内,变化为水谷之精气,通过“性味”的作用,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素问·五脏别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依据《黄帝内经》的性味理论,使用不同性味的食物,治疗不同的疾病。如辛味具有发散的作用,在感冒发热时则选用含有辛味的食物,如服葱、姜煎汤,成为人人皆知的常识。

相关评论
    评论未找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