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幽默故事
|
儿童故事
|
爱情故事
|
职场故事
|
励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校园故事
|
人生故事
|
寓言故事
|
名人故事
|
亲情故事
|
友情故事
饮食拾萃
|
服饰装扮
|
家居时尚
|
日用科普
|
旅行地理
|
动手制作
|
急救自救
|
养生保健
|
美容塑身
|
亲子乐园
|
技巧视频
您的位置:
首页
>
急救自救
>
灾害急救
> 内容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号:
特大
大
中
小
高楼火灾如何逃生
发布时间:2023/8/14 15:02:01 浏览数:296
若高楼起火,如何逃往生命通道?
火灾专家指出:一旦发生高层火灾,如果初期处理不当,随时都会葬身于火海,那么“当我住的高楼发生火灾时,应该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地逃离险境呢?”
1.进了走火楼梯就进入安全区。
错误做法:上蹿下跳,越跑离危险越近。
在今年3月24日光复中路的一起高楼起火中,家住17楼的一位女住户当时正在家中做饭,听到警报声后便匆匆忙忙抱着小孩往楼下走。“电梯已经不能用,我们通过走火楼梯越往下走烟越浓,味越重。下到7楼时便黑糊糊的,伸手不见五指了。我们几个人便只好又惊惶失措地往回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楼顶,这时已有几十个人在楼顶平台上了,这才舒了口气。”这位女住户跟记者讲述这段经历时仍心有余悸。
正确做法:据市公安消防局防火专家介绍,一般高层建筑的走火楼梯都是封闭的,如果物业管理得比较好,其防火门完好无损,烟火是根本进不去的,“烟再大,走火楼梯也能下!”由于走火楼梯是与住宅分开的单独通道,条件比较好的走火楼梯里面还有照明灯和通风设备,“只要进入了走火楼梯就等于进入了安全区。”
专家点评:当搞不清着火点和烟是从那里来的时候,千万不要乱走乱跑,否则有可能越跑离危险越近。
2.如果烟雾太大,看不清逃生路线怎么办?
错误做法:发生火灾后,惊惶失措,在浓烟弥漫中到处乱窜,不顾一切只身硬闯火海。
正确做法:一打开门后,却发现整个楼道里全是浓烟,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不知道走火楼梯在那里时,“这个时候,干脆就不要乱动”,可紧闭房门减少烟气、火焰进入,并用水浇湿房门,用湿毛巾堵塞缝隙,躲在窗户下或阳台避烟。在今年3月10日的一起高楼火灾中,居民李先生家正好在发生火灾房间斜对角的楼下,当时他发现楼上冒烟了,便赶紧报了警。冷静观察现场后,及时将自己家的窗户和防火门关严。一个多小时后,等到大火完全扑灭,他们一家从容地从楼上下来。“当时楼道里尽是浓烟滚滚,电也停了,黑糊糊的。如果贸然逃生,反而危险很大。”李先生很自信地告诉记者。
3.开窗跳楼,跳十个,死九个。
当居民所处楼层较低时,怎么逃生?
错误做法:2003年6月发生在天河冼村的一场大火中,一女子情急之下从4楼跳了下来,幸好楼下有个鱼塘,尽管她跳到了鱼塘里,还是把腰骨给摔断了。
正确做法:一般正确的方法是用被褥、衣服、床单等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台、床架、室内牢固物上,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但要切实将床单等扎紧、扎实,避免其断裂或结头脱落。当然,如果条件许可,用缓降器逃生是比较安全的。
专家点评:开窗跳楼是一种很被动的做法,跳十个,死九个。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楼层较低的住户,实际上,即使是二楼的高度跳到地上也是十分危险的,除非已经身处绝境,赌最后一把了。而且就算要赌,跳的时候也要先用手拉住窗台底部,身体下垂,自然落下,这样做离地面高度可以减少,而且常常是双脚着地,安全得多。
上一篇:
抗震救灾现场急救知识
下一篇:
煤气罐着火怎么办?莫慌莫害怕一招解决!
相关评论
评论未找到
1
/
1
页
发布评论
请先登录
最新故事
[2025-08-17]
谁证明动物都喜欢大自然谁
[2025-08-17]
举左手 举右手
[2025-08-17]
愚蠢的争辩
[2025-08-16]
骄傲的衣架
[2025-08-16]
初恋
[2025-08-15]
人生最重要最珍贵的五句话
[2025-08-15]
但丁和《神曲》
[2025-08-15]
背父亲出山
[2025-08-14]
笔和墨水壶
[2025-08-14]
天使穿了我的衣裳
最新妙招
[2025-08-17]
小心过量的牛奶危害前列腺
[2025-08-17]
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2025-08-17]
产后妈咪不要“乳房下垂”
[2025-08-16]
秋季保健的衣食住行面面观
[2025-08-16]
如何清洗领口和袖口
[2025-08-16]
营养师为你指出5大减肥误区
[2025-08-15]
鸡鱼肉蛋如何辨好坏
[2025-08-15]
西瓜的美容方法
[2025-08-15]
香辣蚕豆玉米牛肉粒的做法
[2025-08-14]
环肥燕瘦的24小时
本站介绍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在线留言
版权声明
幸运时刻 版权所有 电话:13693301763 邮箱:manager@luckhr.com
京ICP备16023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