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幽默故事
|
儿童故事
|
爱情故事
|
职场故事
|
励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校园故事
|
人生故事
|
寓言故事
|
名人故事
|
亲情故事
|
友情故事
饮食拾萃
|
服饰装扮
|
家居时尚
|
日用科普
|
旅行地理
|
动手制作
|
急救自救
|
养生保健
|
美容塑身
|
亲子乐园
|
技巧视频
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保健
>
心理健康
> 内容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号:
特大
大
中
小
慢性病人的心理异常
发布时间:2024/12/4 16:09:43 浏览数:153
许多病人家属都抱怨说,亲人病后脾气变坏了,不好侍候。殊不知,这不能责怪病人,而是患病特别患了较为难治的慢性病之后,病人在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出现许多容易被人误解的心理问题。了解这些异常心理,不仅有助于对病人的理解和体谅,而且还能更好地照料病人,有益于疾病的康复。那么,慢性病人容易出现哪些心理异常呢?
1.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人患病后,多将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这很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
2.心境不佳,情绪不稳。生病属于劣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往往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
3.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由于病人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4.多疑、神经过敏。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有时,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用,也不利于安心养病。
5.紧张、焦虑、恐怖。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重病人和病人死亡,会产生恐怖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同时,求愈心切,希望早一天确诊,早一天手术、早一天出院。这种心理对康复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应多安慰、多鼓励、多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振作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上一篇:
爆发型人格的自我调控
下一篇:
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易患抑郁症
相关评论
评论未找到
1
/
1
页
发布评论
请先登录
最新故事
[2025-07-03]
小老鼠变成航海家
[2025-07-03]
他不是圣人是什么?
[2025-07-03]
让每个人都认识你
[2025-07-02]
一个弓箭手
[2025-07-02]
生活,永远是一个不完美的取舍
[2025-07-02]
蜜蜂与鲜花
[2025-07-01]
远山
[2025-07-01]
一箩筐冷热笑话
[2025-07-01]
绕了一大圈又回来了
[2025-06-30]
孩子和铁轨
最新妙招
[2025-07-02]
如何运动助分娩
[2025-07-02]
风铃花的栽培方法
[2025-07-01]
君子兰的功效与作用
[2025-07-01]
导致腿部肥胖的错误走路姿态
[2025-07-01]
1~3岁幼儿一日的食谱安排举例
[2025-06-30]
开春啦!炒盘油菜来清肠降脂
[2025-06-30]
小小红薯为什么成为冠军菜
[2025-06-30]
保鲜膜的25个小妙用
[2025-06-29]
教你做护心降脂又美容养颜的鳕鱼汤
[2025-06-29]
使用不沾锅,怎样避免致癌风险?
本站介绍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在线留言
版权声明
幸运时刻 版权所有 电话:13693301763 邮箱:manager@luckhr.com
京ICP备160234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