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鼠疫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3/9/1 11:40:01 浏览数:164
  肺鼠疫临床表现:

  原发性肺鼠疫

  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道感染特有症状。发病急剧,恶寒、高热达39~41℃、脉细速、呼吸急促,病人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病初干咳,继之咳嗽频数,稀薄泡沫样痰,痰中混血或纯血痰。继发性肺鼠疫:有原发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症状,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随之咳出稀薄泡沫样血痰。

  临床上以急性淋巴结炎最常见,其次是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和皮肤型鼠疫潜伏期短,一般3~5天。原发性肺鼠疫为数小时到3天,起病急,高热伴畏寒、寒战,全身毒素症状,淋巴结肿大,可有呕吐、腹泻、肝脾肿大及出血表现。肺鼠疫多由腺鼠疫血行播散引起,少数为原发性吸入性肺鼠疫。咳痰为脓血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发绀。肺部体征少,可有少量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为本病之特征,如抢救不及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因病死后全身皮肤呈黑紫色,故有“黑色病”之称。

  若不及时有效治疗,病人多在2~3天内死亡。

  肺鼠疫应该如何治疗:

  本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传染性强。必须早发现,早诊断,隔离,早治疗。

  1、消毒隔离 严格隔离,病室灭鼠、灭蚤

  彻底消毒病人排泄物。医护人员有严密的自身防护措施。

  2、病原治疗

  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传统常用药物包括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链霉素是首选药物,成人剂量每天30mg/kg,分2次肌注或首剂1g 肌注,后改为0.5g,1 次/6h。严重病例首次1g,后改为0.5g,1 次/4h,病情好转后改为1次/6h,疗程10 天左右。氯霉素每天60mg/kg,分4次口服或静滴,疗程同上。目前最有效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单一药物有效。

  3、对症支持

  急性期绝对卧床,足量补液以利于毒素排出。补液、输血或血浆。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呼吸困难、循环衰竭者应予以吸氧,纠正休克。淋巴结肿大在局部应用5%鱼石脂乙醇外用,脓肿形成可切开引流。

  肺鼠疫的传播及预防:

  传播途径:肺鼠疫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肺鼠疫预防:灭鼠灭蚤,预防动物间鼠疫,隔离鼠疫病例,预防传播。

  疑似病人均应报告疫情,肺鼠疫须严格呼吸道隔离至痰菌阴性,控制鼠间鼠疫。灭蚤以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防护。疫区居留者及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在2周前接种菌苗,有效期1 年,接触病人者可用药物预防。链霉素每天1g肌注,或磺胺嘧啶4g/d 分,4 次口服。

  肺鼠疫用药建议:链霉素 四环素 氯霉素
相关评论
    评论未找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