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认知:为何你的痛苦多
发布时间:2021/5/26 17:33:58 浏览数:375
  当我们遇到令人高兴的事情时,我们就高兴;当我们遇到以令人痛苦的事情时,我们就痛苦。如此看来, 所遇到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反应,这仿佛极为自然。 

  但是,同样的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最常见的情绪反应的强度不同,同样的事,不同的人高兴的程度不同,痛苦的程度不同,同样的事,有人高兴,有人气愤,那么倘若说所遇到的事情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反应,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有不同呢? 

  一个大学生在“六一”这天收到一位同学寄来的礼物, 我想多数同学会挺高兴,越想越觉得有趣。 但也有可能会忿忿然:“他骂我幼稚!”可见,所遇到的事情本身并不决定我们的情绪,直接决定我们情绪反应的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一个女青年听到有人说好“很性感”,若在几十年前她当会很气愤, 而在今天则多会暗自高兴,原因在于前者认为这是污辱,而后者认为
这是赞美。 

  看到一个人由于丢了200元钱而哭得死去活来,多数人会想:“倘若是我,也会这样吗?”然后自我回答说:“不,我不会把200元钱看得如此重。”这就是态度的不同导致情绪反应的程度也就不同。可能还有人根本就不觉得丢掉200元钱是一回事,譬如一位动辄给几百元小费的百万富翁。 

  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痛苦难过一阵子是很正常的, 但不能情绪反应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 否则就说明你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有错误。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碰到因失恋而不能自拔的男女,在痛苦的背后总可以找到错误信念的根源。 常见的是“我失去了他(她),我真无能”和“他(她)是我唯一的爱, 以后我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了”。世界上的男男女女如此多。 一个人不爱你怎么不能说明你无能呢? 你到底有什么证据断定以后就不会爱上别的人呢?人倘能找出导致自己痛苦的错误根源,并能真正认识它, 那么就可以减轻或消除许多痛苦。 

  一个人生活中的欢乐少, 则说明这个人的生活质量较别人低。形象地说,你活十几年不如别人活十年, 人的一生是由具体的许多事组成的的,从所遇到的某件事上讲, 情绪反应取决于对这件事的认知和态度,对某个人来讲, 痛苦和欢乐的比例则根源于他经常运用的认知方式。你的痛苦多欢乐少, 那是因为你的习惯认知中非理性成份太多的缘故。 

  人的不合理认知方式可归结为三类。 

  其一是“绝对化的要求”。“这事我必须成功”, 成功有很多条件,你怎么能对自己提这样绝对的要求呢? 你可以要求自己“努力把这事做成功”, 只有法西斯才会提“必须怎样”这样绝对的要求。常常有人悲愤交加:“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 ”那么你有什么权力要求别人怎样对你呢? 对己对人有这种绝对要求的倾向,势必经常陷入痛苦,要接受自己和别人都会犯错误这一现实。 

  其二是“过分概括化”。一旦失败就认为自己“真没用”,
一遇挫折就觉得“全完了”,显然这是一种逻辑错误。 无论对
自己还是对别人,都不能以一两件事来评价整个人,尤其是整个
人的价值。丈夫不喜欢洗碗,那说明他是个懒人, 一个懒人能干成什么事呢?那么丈夫是个无用的人。 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往往更为合理。 

  其三是“糟糕透顶”。一遇到不期望发生的事, 就认为这必定是非常可怕,非常不幸,糟糕透顶的, 而不管事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这是一种无端的悲剧化倾向。显然, 这种非理性的认知必然会导致更多更深的痛苦。 

  当你面对痛苦时,不妨分析一下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分析一下自己的认知中的非理性成份, 这样既可以减轻或解除当前的痛苦,又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使以后的生活更多一些欢乐。
相关评论
    评论未找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