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人挑担不吃力。或许很多说这句话的人“曾经”也是教师,但是他们显然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年教出来的学生中依然有多少失败的个例,当他们成为老师们的“指挥者”的时候,他们有些大放厥词了。如果这句话真能成立的话,那中国社会岂不是已经是精英林立,成功人士满大街走了吗?忽然想起我们大学一位著名老教授的话:老师的作用有些类似于裁缝,送上来的布料质量好,裁缝自然能做出漂亮时尚的衣服,如果送上来的都是粗布、破布,那就不能怨得裁缝了。但现在的社会舆论显然不仅仅把教师当作是裁缝,更把教师作为是织布机,甚至更往前推,是织棉线的、种棉花的,这对老师而言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了。退而求其次,即使只是把老师作为裁缝的角色来看待,我们接收到的布料也是非常有问题的。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娇生惯养,他们把这种坏的习性带到学校中,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再加上我们学校现在规模办学,招收学生越来越多,导致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什么学生打老师、家长打老师的情况。还有报纸上只要报道老师打学生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老师素质真差,都是老师的错。他们怎么不反过来想一下,为什么老师要惩罚这个学生,这个学生的一贯表现怎样?所以说当前的教师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现在的学生骂不得、打不得,稍微说话口气重了一点就会遭到学生、家长、社会的指责。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学生已经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代,这是文明进步的成果,是好事,但是当这种觉醒有些肆无忌惮的时候,那就有些可怕了。教师的尊严在当下所受到的挑战要甚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不管是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作为一个管理者。这种挑战在很多时候并不表现为和平谈判式的,相反往往是非理性的,非常激越的。当学生动不动就以各种各样未成年人保护的法规和举措来替自己护身的时候,老师们蓦然间发现自己真的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奄奄一息,于是在办公室里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现在做老师越来越没有尊严了。”
r />
当然,这种职业倦怠每个人都有,特别是在老教师以及上了七八年课的青年教师身上更为明显。当然,牢骚归牢骚,抱怨归抱怨,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所以我们要尽力克服这种职业倦怠心理,以更加积极饱满的态度去面对新的挑战。